![]() |
促進畢業生就業的政策措施和指導服務
——高點站位深耕細作,開創就業育人新格局
?
2022年在疫情影響下,全社會就業矛盾突出、高校畢業生人數持續增加、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持續增大。我校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就業政策和精神,把“穩就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我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學校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和畢業生就業工作,大力實施“一把手”工程,校長多次主持召開就業工作推進會,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有關就業工作的文件精神,就當前就業工作的焦點問題進行深入研討,探索符合我校學生需求的就業工作方法。學校設立產教融合與創業就業處統籌全校的就業創業工作,加強就業工作的目標管理,明確校、院系兩級職責任務,把就業工作成效列入二級院系工作績效考評的重要指標,把畢業生就業工作納入二級院系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設立二級學院就業專員和班級學生就業宣傳員制度,形成“校、院、班級”三級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2022年學校共劃撥就業創業經費 50萬元用于就業創業工作,實現就業指導機構、人員、場地、經費“四到位”。
一、高點站位深耕細作,打造就業服務“全鏈條”
(一)建立機制,齊抓共管促就業
學校基于可持續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實行“校-院-班級”三級聯動運行機制,學校和二級學院均實行“一把手”工程,學校層面上由校長負責,融創處統籌全校的就業創業工作;二級學院層面,黨總支書記主抓,輔導員具體負責,班級的學生就業宣傳員協助,形成三級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
? ?(二)
多措并舉,拓寬渠道促就業
1.學校構建“線上+線下”招聘體系,精選對口企業就業崗位,最大限度提高招聘崗位的針對性和契合度,力爭為每一位學生尋找到最合適的就業崗位。累計開展畢業生線下招聘會3場,線上招聘會3場,組織學生參與教育部、省市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會8場,為畢業生提供崗位近萬個。通過系列線上線下招聘服務,實現“就業服務不打烊”,確保我校畢業生就業形勢穩定,實現畢業生充分就業。
?


圖5-1 舉辦校園招聘會

圖5-2 開展多種形式宣講會
?
2.組織實施“三支一扶”、“畢業生服務社區計劃”等基層項目。本學期,我們大力宣傳“三支一扶”相關政策和上級相關的文件,鼓勵畢業生多渠道就業。今年共審核通過48位同學報名三支一扶,指導輔導員做好報名學生的審核工作。
3.突出重點,幫扶困難群體順利就業。對2022屆畢業生進行全面的摸底了解,做好家庭困難、就業能力較差等各類特殊群體畢業生的甄別、審查、登記造冊,建立臺賬。特別是對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少數民族學生、殘疾學生實行“一生一冊”,建立“人人有幫扶、個個勤追蹤”的工作機制,確保畢業生及時就業。
4.為學生謀福利,積極做好求職創業補貼工作。2023屆畢業生求職創業補貼創造了我校歷史最高數據,今年通過大力的推廣和宣傳,求職創業補貼人數達到歷史新高,為了更好的開展此項工作,今年通過與學生面對面,改變以往通過輔導員層層審核的方法,直接建立微信群與學生面對面溝通,實際解決學生的困難,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讓學生盡可能獲得該項補貼,經過一個月的推廣,審核和校驗工作,溝通學生次數近50次,前后完成7大表格的填寫和提交,最終138名學生成功獲得該項補貼,補貼金額共計27.6萬元,創歷史新高。
(三)充實力量,聯動機制促就業
我們從四個二級學院畢業班輔導員中各選調1名輔導員老師作為“就業專員”,共同做好就業工作。同時,為更好的打通“企業-學生”就業信息暢通渠道,我們建立了班級“就業宣傳員”制度,每個班選派一名就業宣傳員,協助輔導員以及融創處開展就業宣傳工作,逐步搭建和完善我校的就業服務聯動體系。
(四)調查研究,精準發力促就業
為精準推進畢業生就業指導與服務,提高我校就業指導能力,我們組織開展了2022屆畢業生就業跟蹤調研2次(5月、11月),2023屆畢業生求職情況調研,摸清畢業生的就業意向和就業進展、用人單位的意向以及對畢業生的滿意度情況。同時,加強目標管理,指導畢業班輔導員下企業走訪,做好畢業生精細化就業指導工作。建立數據統計周報制、就業跟蹤月報制,建立臺賬,做到“底數清、意愿清、去向清”,為畢業生就業指導、線上咨詢、組織招聘、精準崗位推送等提供科學依據。
(五)專題活動,有效指導促就業
為建立完善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幫助學生開拓視野,明確求職目標,提升求職技能,組織開展專簡歷門診3場,生涯一對一活動2場,既幫助畢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就業觀,又幫助他們了解掌握最新的行業就業資訊。

圖5-4 開展多項專題活動
二、突出1個重點,強化4個服務,夯實創新創業工作
(一)以智谷為重點,賦能創業“供給力”
1.規范管理,開展項目入駐評選和考核。為規范智谷的運營、管理和考核工作。本年度共開展優秀項目征集評選2次,共16個項目申請,7個項目通過項目評選,入駐智谷孵化區,激活了智谷創新創業活力。
2.規范管理,開展項目入駐評選和考核。為規范智谷的運營、管理和考核工作。本年度共開展優秀項目征集評選2次,共16個項目申請,7個項目通過項目評選,入駐智谷孵化區,激活了智谷創新創業活力。
4.開展我為師生辦實事活動。營造良好氛圍,為入駐項目提供每月1次一對一交流、針對入駐項目的實際情況給予開業指導、政策宣傳、項目輔導、資源對接等服務,讓創業變得更簡單。
5.制定計劃,提升智谷環境治理服務。本年度制定了智谷衛生管理制度,對各工作室衛生的打掃區域進行明確劃分,提高環境衛生管理質量。檢查和抽查智谷工作室衛生共12余次,對環境不過關的工作室責令整改,對屢教不改、拒不配合的工作室給予通報批評,并限期退出工作室,提升智谷環境治理服務工作。
(二)以賽促學,提升大賽“服務力”
開展第八屆“互聯網+”校決賽及省預賽選拔賽:本次參賽項目共969個,參賽學生共3454人。經過省級海選,共2個項目分別榮獲省級“銀獎”“銅獎”。
積極組織參加校外各級各類大賽:12個項目參加第十二屆“挑戰杯”福建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榮獲省級銀獎1個;3個項目參加第十一屆福建省大學生“創業之星”評選,榮獲“創業之星”1個;5個項目參加廈門市白鷺之星創新創業大賽,榮獲優秀獎1個;8個項目參加廈門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1個項目參加全國機械行業創新創業大賽,榮獲國家級“二等獎”。 ? ? ?
(三)搭建橋梁,優化導師團“輔導力”
為提升二級學院創新創業導師團的服務能力,本學年通過征集,現共有創新創業導師團隊導師共10名,開展導師座談活動3次,企業走訪2次,項目輔導32場,搭建了二級學院創新創業新橋梁,不斷提升導師團導師的師資水平和輔導能力。

?
?
?
?
圖5-7 導師團主題活動
三、就業創業課堂教學
本學年就業課程主要有《就業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素養I》四門課程,其中《就業指導》全校2020級65多個班2241人,《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2021級75個班2532人,《職業生涯規劃》2022級50個班1728人,《職業素養I》47個班1455人,課程主要由教研室專兼職教師共10人完成教學任務。
?(一)創新課堂活動,教學改革有亮度
1.開展創新教學活動。教研室老師以“體驗式”開展了創業課程部分章節的課堂創新活動,通過讓學生制作創業畫布和項目路演的方式參與課堂活動,通過開展大學生創新思維能力訓練、創業計劃書撰寫、創業畫報設計、項目路演,同時將SIYB創業培訓游戲引入課堂,打破原有的課堂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
2.開展集體備課和觀摩課活動。教研組結合師資與教學實際情況,每門課都采用集體備課的形式,針對每門課程的課件、教案等內容進行了統一的指導和探討,并豐富了課程資源,提升了課堂效率。教研室結合課程思政開展公開觀摩課活動,全體教研室老師參與觀摩和評課,為課堂創新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示范。同時《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徐慶川老師在企業經營模擬實訓環節為全校教師開放公開觀摩課。
3.期末考試改革。《就業指導》《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職業生涯規劃》3門課程在期末考試環節進行了改革,采用線上考核的方式,這樣線上隨機組卷的方式有效防止學生同考一份卷子,做到期末試卷差異化,有利于保證期末考試的公正性。《職業素養》課程結合課程特點采取非筆試的方式進行考試,實現考試及時學習提升的過程。
4.開展課堂思政研討。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全面推進課程思政工作,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室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專題研討會,分享《就業指導》課程思政教學設計思考,并開展課堂思政研討,撰寫典型教學案例。
(二)一對一生涯咨詢,就業指導有精度
一對一生涯咨詢(就業指導精準服務)。為落實教育部關于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促進行動,更好的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教研室開展了“我為群眾辦實事:一對一生涯咨詢(就業指導精準服務)”,各專業班級共20名學生參加本次活動。通過此項活動,同學們直面了自己的弱點,找到了自己的優勢,更加清晰自己的職業路徑和方向,明白擁有真才實學是找好工作的基礎,優秀的面試技巧是通往理想職業的奠基石。
就業不僅是國家的大事,更關系到我們每個同學的大事,本次“我為群眾辦實事—一對一生涯咨詢(就業指導精準服務)”活動為學生就業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展示平臺和就業體驗途徑。希望同學們以此活動為契機,針對自己的技能情況和求職需求做一個深度的學習和提升,為求職做好充分的準備,打開職場大門,成就美好未來!
(三)舉辦大賽,就業服務有高度
(1)簡歷大賽。舉辦“簡自我精彩,歷職場未來”電子簡歷大賽活動,本次大賽經過初賽、一對一指導、復賽、網絡投票、企業專家評選等五個環節,歷時3個月,收到參賽簡歷近1000份,最終評選35份優秀簡歷,并制作優秀簡歷匯編4本。通過此項活動展示了同學們的風采,也幫助了同學掌握簡歷設計的方法,提高同學們簡歷制作的能力,提升職場競爭力。
(2)職業規劃大賽。教研室積極組織第七屆校大學生職業規劃大賽,大賽主題“規劃理想職業,成就精彩人生”,大賽自6月份啟動以來,歷時3個月,共收到優秀學生作品共45份,開展專題指導講座、一對一輔導5場次,最終經過精彩路演角逐和比拼,共產生一、二、三等獎8名。此項大賽的舉辦進一步強化了大學生職業規劃意識和就業意識,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和擇業觀。
(3)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集美區首屆“聚美才.贏名企”競聘大賽。為進一步引導我校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幫助我校學生盡早地做好職業生涯規劃,我校積極組織學生參加集美區管理委員會主辦的首屆“聚美才.贏名企”競聘大賽,我校在第五屆電子簡歷大賽的基礎上,又組織近200名學生參加本次大賽,在我校教師的精心指導下學前2115班同學獲得二等獎,我校積極宣傳、組織、動員學生參加大賽,獲得優秀組織獎。
(四)教改科研,提質培優有深度
本年度就業創業教研室老師獲得《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立項,《就業指導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思政改革結題,4篇典型課程思政教學案例收錄學校教學案例匯編。教研室不斷創新科研能力,提質培優有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