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更加善用“大思政課”,引導師生在社會實踐中學黨史、辦實事,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奉獻國家、服務人民的實際行動,廈門興才學院藝術與建筑學院“青春特派員”實踐團隊近日赴寧德市壽寧縣下黨鄉開展“青春喜迎二十大·共覽下黨新畫卷”社會實踐活動,追尋習近平總書記足跡,感悟習近平總書記“三進下黨”為民情懷,探訪下黨發展現狀,學習脫貧攻堅精神,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復興的征程上。
??
????
此次三下鄉社會實踐團隊重走了黨群連心路,重溫了入黨誓詞,走訪了幸福茶館,團隊成員每晚學習《習近平在寧德》《閩山閩水物華新》,還參觀了《難忘下黨》主題展覽館、鸞峰橋、滴水穿石公園,走進貧困戶幫忙,實地感悟習近平總書記在閩工作期間,九赴壽寧,三進下黨,現場辦公、破解難題的艱辛歷程和為民情懷,學習四下基層的優良作風。
作為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6位老人之一——幸福茶館的主人王光朝,是下黨村從“五無三怕”鄉鎮蛻變為遠近聞名的脫貧示范小鎮的見證者和親歷者。團隊成員在幸福茶館與王光朝老人的交流中了解到,這些年來隨著精準扶貧政策的不斷落實,下黨的路通了,村美了,民富了,伴隨民生基礎設施日趨完善,以及惠民工程深入實施,下黨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40多年來,老王夫婦種田、賣茶、賣農產品……到如今經營“幸福茶館”,親歷了從貧困潦倒走向今天幸福生活。他的人生經歷正是廣大農村滄桑巨變的縮影。
“下黨鄉作為中國脫貧攻堅路上的一個縮影,也是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成功實踐,通過此次實踐讓我們有機會走進基層,拓寬視野,增長知識,深刻感受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帶來的變化。作為一名學生黨員,在未來的生活學習中,我們也會繼續發揚滴水穿石的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青年力量”。學生黨員張思哲在實地參觀后深有感觸。
?
?
弱鳥先飛今翱翔,如今的下黨環境美、產業旺、鄉風文明,每一幀都是山鄉新畫卷,處處散發著幸福生活的馨香,社會實踐團隊重走總書記走過的連心路,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當年現場辦公的歷史,是一次堅定理想信念的“補鈣之旅”,是一趟不忘初心的“精神之旅”。通過此次社會實踐進一步增強學校師生對自身所肩負時代責任的深刻認識,推動思政課程、課程思政與社會實踐有機融合,黨史學習教育實踐成果顯著務實。